众志成城抗疫情,防治病虫保丰收。根据县植保站近期调查分析,现对油菜菌核病作出预报。
一、发生趋势
预计我县今年油菜菌核病4级发生(偏重),局部5级发生(大发生),叶片感病高峰期在3月中旬。如果防治不好,就会形成白杆,造成比较严重减产。
二、主要依据
1、菌源:今年菌核病子囊盘萌发偏早,我县1月22日始见子囊盘,2月17日在枫林调查,旱地油菜田间子囊盘调查每平方米1.2-8.6个,平均2.4个/平方米,2月26日3.5-15.2个/平方米,平均4.7个/平方米,3月3日4.1-20.4个/平方米,平均5.8个/平方米,增加较快,油菜菌核病是我县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充足。
2、苗情:去冬今春平均气温偏高,我县田间油菜前期生长快,油菜生育期比常年偏早,目前,大部分油菜处盛花期,花期与子囊盘孢子萌发期相吻合,有利感病。3月5日在半壁山、陶港等地调查,移栽油菜田调查,部分油菜菌核病叶发病株率为6.7-14.2%,平均8.5%。
3、天气条件:油菜菌核病是一种典型气候型病害,病害轻重取决于油菜花期降雨量和雨日数,据预报,鄂东南3月降水量偏多2~3成;平均气温偏高1~2℃。4月降水量大部偏多1~3成;平均气温偏高1~2℃。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间略偏早,大部地区在3月底。冷暖变幅较大,有2~3次较强冷空气活动,3月中旬中期、3月下旬中后期可能有倒春寒发生。上述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油菜菌核病发生。
4、品种因素:我县种植油菜品种不抗病,大多是中双系列、华油杂系列等双低油菜,有利菌核病发生。
三、防治意见
当前是战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时期,也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关键时期,各地在防治工作中,务必做好自我防护,科学开展防控。
1、农业防治: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适时摘除油菜基部的病叶、黄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主茎部受病菌再侵染机率;及时喷施15%液体硼肥30-50克+0.2%磷酸二氢钾100克,以促进油菜健苗、壮苗,防治油菜“花而不实”,提高植株抗病抗逆力。
2、药剂防治:现在开始,抢晴天用药。每亩选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克或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克或者43%腐霉利50-7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于植株中下部。
签发:刘会江 拟稿:林先松
2020年3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