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性
草地贪夜蛾,又称灰粘虫,俗称“行军虫”。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具有“寄生植物多,适生区域广,迁飞扩散快,繁殖能力强,暴食危害重”五大特点,使预警监测与预防控制难度高、压力大。目前,我县发现在玉米上危害。
该虫以幼虫咀嚼式口器咬食玉米等作物叶片、根茎、生长点、果实等组织,通常夜间活动猖獗。低龄幼虫聚集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留下叶表皮,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而且能吐丝,借助风力扩散转移为害;3龄后分散为害,形成不规则众多长形孔洞,使叶片残缺不堪,甚至吃光。后期还可蛀食花器及果穗。
大龄幼虫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吃光一块后又能群集转移到另一块地为害。因此,一旦有该虫发生,就有可能形成重大灾害。
二、草地贪夜蛾虫态特征识别
草地贪夜蛾一个世代历期15-30天。
幼虫:分6个龄期,体长0.1-4.5cm,低龄虫态黄色,高龄虫态褐色;最典型的症状是头部有“丫字形白线纹,尾部第8腹节背面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大黑斑,其它各节中4个黑点呈梯形排列。
蛹:椭圆形,淡绿、红棕色、黑褐色,体长 1.5-1.7cm,体宽0.45cm,化蛹部位常在地下2-8cm深的土制蛹室,也有在果穗或叶腋处化蛹的。
成虫:翅展3.2-4cm,前翅色深,呈灰褐或灰棕色。后翅白色或银灰色。 雄蛾翅顶角向内各具一个大白斑,环状纹内侧肾形纹内侧各具一个白色契形纹;雌蛾具环形纹和肾形纹,轮廓线黄褐色。成虫寿命15-20天,一生可多次交配产卵。
卵块:卵历期2-4天,由100-200粒堆积成块,上有白色鳞毛覆盖,初产淡绿---白色,孵化前呈棕色,卵多产于叶片正面,玉米喇叭口期多见于近喇叭口处。
三、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控技术
1、杀卵药剂:15%唑虫酰胺乳油、20%呋虫胺可湿粉剂,2.5%高效氟氯氰菊脂或溴氰菊酯及20%甲氰菊酯乳油。
2、初孵幼虫: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等生物农药。
3、低龄及稍高龄幼虫: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农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