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据我站在军垦、陶港等地调查,结合小麦长势、气象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县小麦赤霉病4级发生(偏重),流行期在3月底至4月中旬。
二、主要依据
1、菌源量大:根据调查,3月15日,赤霉病稻桩带菌率为18.6%,去年全县赤霉病发生普遍,菌源广泛存在。
2、苗情长势:目前小麦正处拔节、孕穗期,因去冬气温偏低,降雨偏多,小麦出现部分冻害,小麦抗逆性下降,比较有利小麦病虫害发生。
3、气象预报:据预报,今年3-4月雨水偏多,气温适宜,若抽穗扬花期有3天以上连阴雨,赤霉病将严重发生。
三、综防意见
各镇(场)要高度重视小麦赤霉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结合“一喷三防”,广泛宣传发动,3月底-4月上旬集中开展小麦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1、加强农业防治:清好“三沟”(厢沟、围沟、中沟),降低田间湿度,同时施好拔节、孕穗肥,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防治赤霉病于抽穗扬花期(3月底-4月上旬),选用45%咪鲜胺乳油50毫升/亩或48%甲硫•戊唑醇50毫升/亩或40%戊唑•多菌灵75克/亩兑水喷雾防治。药剂防治同时,可亩加入磷酸二氢钾150克或尿素200克。亩用水30公斤,间隔7-10天施第二次药。防治时做到齐穗一块,防治一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