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业农村 > 农技推广

阳新多举措推进渔业绿色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19 21:27 来源:阳新县农业农村局

去年以来,阳新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养殖大户、脱贫户等累计新发展"稻虾、稻蟹、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51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46万元,创建了百亩以上特色水产品生态养殖示范点36个,特色示范点总面积达到0.7万亩,示范带动效应达到3万亩以上。对9家实施水产养殖疫病绿色防控的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奖补资金31万元。

规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鼓励发展稻虾、稻鳖、稻鳅、稻鳝等多种养殖模式。培植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对新发展连片标准化、规模化稻田综合种养300亩以上的企业实施奖补政策。培训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培训500人次以上,提升养殖人员技能和本领,持续稳固产业发展势头。

提升智能化、现代化养殖模式。在全县建设20个智能化渔业养殖示范点,发展自动化投喂、网络监控、远程操控、智能化水质及病害监测等渔业现代化养殖管理模式,提高渔业养殖技术装备,保障水产养殖高产高效,降低养殖风险。

推进生态养殖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大水面"机械+生物"降磷模式,再建设两个湖泊深水曝气生态降磷示范点,不断推进湖泊生态修复与大水面"人放天养"生态养殖良性健康发展。

抓好渔业疫病防控。推广常见鱼病防控防治技术,重点防范病毒性鱼病的发生。建设水生生物疫病防控示范点,鼓励养殖企业开展生态养殖,实行减量用药,以集约高效、节能减排、净水节水的模式开展养殖生产。鼓励苗种生产企业选择优质、抗病力强的亲本开展苗种培育,加强水产苗种免疫能力,防种质退化和疫病传播。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养殖技术设施和管理规范,建设特色生态养殖示范点30个,重点发展池塘生态养蟹、稻虾鳖、稻虾憨(沙塘鳢)等养殖模式。

发展绿色环保设施渔业。对水产大型养殖企业,开展"三池两坝"、池塘零排放圈养、跑道养殖等现代化尾水治理养殖模式,逐步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加强优质水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本地品牌竞争力。争取创建"网湖"鳙鱼、"富河"生态鱼公共渔业地理商标,将本地渔业生态养殖模式与品牌创建结合,打造安全、优质、特色的水产品品牌,提升本地品牌知名度。(张丕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