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鼓励农民发展油菜生产,加大我县冬闲田扩种油菜力度。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油菜多功能开发为主线,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技术集成,推进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打造功能型、效益型、生态型油菜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努力扩大油料供给,为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作出贡献。
二、项目主要内容及计划指标
(一)项目主要内容
1、统一供种。以“油菜-水稻”轮作为突破口,大力消灭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特别是水田油菜生产是我县秋冬播工作的重点,受干旱的地块、空闲田在不好选择种植作物的情况下,引导农民种植油菜,今年县政府在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116万元用于阳新县2020年秋播双低油菜统一供种,计划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集中采购双低油菜种子8万斤,统供面积20万亩(每亩按照200克发放),其中杂交种子大地199、天油杂283和华油杂62共10000斤,供应20亩以上种植大户。(见表1:2020年阳新县双低油菜种子统供计划安排表)
2、扎实做好油菜轮作试点工作。根据《省农业农村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 2020 年湖北省油菜轮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发〔2020〕20 号)要求,项目总投资150万元,计划在枫林、排市、军垦、三溪、浮屠、荆头山、木港、龙港、洋港、白沙、富池等11个镇区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完成1万亩油菜轮作试点工作,按每亩补助150元的标准,重点支持播种环节的种、肥、药等物化产品投入补贴及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
3、落实县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进程。县委一号文件安排70万元用于油菜生产,重点用于油菜“345”技术模式核心示范区建设和多功能开发,优先支持受灾严重乡镇灾后秋播生产恢复。一是用于7000亩油菜“345”技术模式核心示范区建设统一供肥、统一机播等物化及服务补贴,补贴资金50万元,每亩补贴标准70元,其中油菜专用肥每亩补贴30元(采取“先购后补”方式,折算每吨肥补贴750元),机耕机播每亩补贴40元。建设地点为排市镇、枫林镇、三溪镇、龙港镇陶港镇、浮屠镇等,在排市镇河北片建设3000亩示范点,在浮屠屠镇森铺村建设1000亩示范点并举办全县秋播油菜生产现场观摩活动。二是油菜多功能开发,打造花用、一菜两用等示范片,补贴资金10万元;三是试验示范,安排油菜品种展示、油菜减肥减药技术、不同播种方式等试验,补贴资金5万元;四是开展油菜轮作试点工作的技术资料印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总结验收、示范标牌制作等资金5万元。
(二)计划指标
(1)全县油菜籽总产比上年增产3%以上。
(2)秋播统一供种2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夏收商品菜籽达到低芥酸(芥酸≤3%),抽检达标率75%以上。
(3)安排15个品种展示,试验示范油菜减肥减药技术。
(4)推进油菜多功能开发,举办油菜饲用、菜用和花用等农旅融合示范片。
(5)秸秆焚烧率为0。
二、主要技术措施
(一)选用良种。针对我县冬闲田低洼多湿、渍害严重,病虫草害多发、水稻腾茬迟、秸秆还田量大等现状,选用高产稳产、耐渍多抗、耐密植迟播的中早熟优质高效油菜品种,因地制宜推荐选用阳光 2009、中油589、华 919、楚创油7号、希望 699、华油杂 62(杂交)、天油杂283(杂交)、大地 199(杂交、一菜两用)等双低优质高效品种。示范推广文油 99高含油新品种以及高油酸、抗根肿病品种,严禁使用转基因种子,严禁从根肿病疫区调种。
(二)种子处理。播种前可采用新美洲星原液、种卫士等拌种,促进油菜速发快长,有效防治苗期病虫害。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充分发挥直播油菜密植增产、省肥、控草、补迟、适机优势,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油菜“一种两用”选择在9月底前播种,其他油菜要求在10 月上中旬播种,机械联合播种亩用种量 150~250 克,人工撒播、无人机飞播亩用种量 300~400 克。干旱年份、播期推迟相应增加用种量。播期最迟不晚于 10 月 31 日,亩用种量最多不超过 500 克,成苗密度不超过 5 万株。
(四)机械播种。可采用联合机播和免耕或旋耕飞播(人工撒播)等方式。 联合机播采用中轩 2BFDN-10 等种肥同播机,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起垄开沟、精准播种、施肥覆土、封闭除草和秸秆还田等工序,实现油菜轻简化栽培,省时节本高效。 免耕、 旋耕飞播(人工撒播),主要适于晚熟稻油轮作模式,稻田后期适当留墒(土壤含水量30%左右),保持水稻收割机下田不留深痕为宜。采用带秸秆粉碎抛洒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可留高茬 40~50cm,秸秆粉碎均匀还田;水稻收获前 1~2 天用农用无人机飞播油菜,也可在收获后飞播油菜,亩用种量可适当增加(不超过 400 克)。水稻收割、油菜播种完成即用机械或人工撒施肥料,随后用开沟机开沟,沟土分抛厢面。厢宽 2m 左右,厢沟深 25~30cm、宽25cm 左右,腰沟深 30~32cm、宽 30cm 左右,围沟深 32~35cm、宽 35cm 左右,做到厢沟、腰沟、围沟三沟相通,确保灌排通畅。也可在水稻收获后油菜播种前人工撒施肥料,旋耕机整田开沟,再用农用无人机(人工)播种。无人机播种走向、开沟机开沟走向与水稻种植行方向保持一致,可提高开沟效率和沟土覆厢质量,提升出苗率。
(五)适时灌溉。坚持抢墒播种,促进一播全苗。贯彻油菜早播、早发、早长的栽培原则,做到适播期内尽量早播。遇干旱年份,可在播种开沟完成后即用沟灌渗厢的方式灌溉,确保厢面湿润 3 天以上,可致表土下沉紧实,促进油菜快速出苗、加速稻秆腐烂。翻耕田块切忌在整地播种前灌水补熵,特别是水稻田会增加整地难度,降低整地质量,延误最佳播期。
(六)高效施肥。按照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播期调整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一是绿色高效“345”模式。采用“种肥同播、一次底施”施肥法。控制施肥总量,提高油菜抗倒性适应机收。10月上中旬播种底肥可选用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 -K2O为 25-7-8,并含Ca、Mg、B等中微量元素)或其他相近配方油菜专用肥,每亩施用 40 公斤左右。10月下旬播种应增加播种量,亩施肥量可降至 35 公斤左右。前茬为瓜菜、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旱地油菜,亩施肥量应控制在 30公斤左右。一般情况下,油菜全生育期不用追肥。对冬季明显脱肥的田块,视苗情亩追施尿素2.5~5 公斤。二是稻油轮作秸秆全量还田飞播模式。采用“底施为主,一次追肥”施肥法。10月中下旬播种,底肥可选用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K2O为18-7-5,并含B、Mg、S 等中微量元素)或相近配方油菜专用肥,每亩施用 35~40 公斤,并视苗情在蕾苔期亩追施尿素 2.5~7.5 公斤。
(七)绿色防控。机播时或播种后即喷乙草胺等药剂进行封闭除草。草害较重的田块,在油菜 4~5 叶、杂草 2~3 叶期间,喷施油菜田专用除草剂除草。冬至前后喷施碧护、新美洲星等生长调节剂,增强油菜抗冻性。冬至苗偏旺田块,用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100 克或 5%烯效唑 40 克兑水 50 公斤喷雾控旺,防止早苔早花,减轻冻害影响。初花期喷施新美洲星、速乐硼、磷酸二氢钾、咪鲜胺等实施“一促四防”,菌核病重发田块,花期再用无人机喷施多菌灵、菌核净、咪鲜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八)适时采摘菜苔。“一菜两用"田块,待主茎现蕾,苔高25-30㎝左右时,留苔高度12㎝左右,早抽苔的早摘,迟抽苔的迟摘,切忌大小苔一起采摘而影响菜苔和油菜籽产量。摘苔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至来年1月中旬。作蔬菜销售,每亩可采250-350公斤菜苔,增收一千元右,采苔后每亩追施10-12公斤尿素,促进下部分枝早生快发。
(九)机械收获。因地制宜采用分段收获或一次性机械收获。高产田、茬口紧张田块建议分段收获,低产或茬口不紧张的田块可采取一次性联合机收。分段收获,应在全田油菜70~80%角果外观颜色呈黄绿或淡黄,采用割晒机或人工进行割晒作业,就地晾晒后熟 5~7天,再用捡拾收获机进行捡拾、脱粒及清选作业。一次性机械联合收获,要在全田油菜角果外观颜色全部变黄色或褐色、完熟度基本一致时收获。联合收割作业质量应符合总损失率≤8%、含杂率≤6%的要求,留茬高度应不超过 25cm;分段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总损失率≤6.5%、含杂率≤5%、破碎率≤0.5%等要求。收获的菜籽及时晾晒入库或放阴凉通风处储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