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业农村 > 农技推广

疫情形势下水生蔬菜管理技术要点(茭白)

发布时间:2020-03-10 23:56 来源:阳新县农业农村局

1概述

茭白是我国的传统和特色蔬菜,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具有2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茭白是由禾本科植物菰(通称茭白)被菰黑粉菌寄生后分泌生长刺激物质,营养茎受到生长刺激物质的刺激后膨大而成的变态器官。


2品种介绍

2.1单季茭白

鄂茭1号:早熟。株高240280cm。肉质茎竹笋形,长2025cm,横径34cm,表皮洁白光滑,肉质细腻,微甜,单茭重100g。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中下旬上市,一般每667m21250kg

鄂茭3号:晚熟。株高225cm左右,肉质茎长21cm左右,横径3.5cm左右。单个壳茭重100g左右。肉质茎笋形,表皮白色、光滑,肉质致密,冬孢子堆少或无。采收期10月下旬至11月初,一般每667m211001200kg

美人茭:株高240cm,植株分蘖力中等。肉质茎竹笋形,表皮白色、光滑,肉质茎长1225cm,横径3.54.5cm,单个壳茭重140210g,肉质细嫩,品质好,每667m2产量1500kg左右。

鄂茭1

鄂茭3

美人茭

金茭1

2.2双季茭白

鄂茭2号:早中熟。夏茭株高180190cm,秋茭株高240250cm。肉质茎竹笋形,长2021cm,横径3.54cm,表皮洁白光滑,肉质细腻,味甜。单茭重90100克。秋茭9月上中旬上市,夏茭6月上市,秋茭、夏茭每667m2均可达12501500kg。对胡麻叶斑病有较强抗性,抗逆性较强。

鄂茭4号:早熟。株型较紧凑,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240cm左右,分蘖力中等,成茭率较高。肉质茎笋形,表皮光滑、白色,茎长20cm左右,横径3.5cm左右,肉质致密,单茭重100g左右。秋茭9月上旬上市,一般每667m21100kg左右;夏茭5月中旬上市,一般每667m2800kg左右。

龙茭2号:晚熟。植株长势强健,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秋茭株高176179cm,夏茭株高173179cm。秋茭10月底到12月初采收,平均壳茭重为141.7g,每667m2产量1500kg;夏茭5月上旬到6月中旬采收,单个壳茭重150g左右,单个净茭重110g左右。肉质茎色泽洁白光亮,肉质细嫩,每667m2产量3000kg,全年产量约4500kg

鄂茭2

鄂茭4

浙茭3号                      

 

龙茭2

3栽培管理技术

3.1田块准备

大田应做到地势平整、耕层疏松、土壤肥沃、田园清洁和水源充足。宜于大田定植前710天,每667m2施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25kg、硅肥10kg、硼砂1.0kg、七水硫酸锌1.01.5kg及商品有机肥料400kg(或腐熟畜禽粪便4000kg),耕翻2530cm深,耙平。宜每3年施用一次新鲜生石灰,每667m2每次用量75 kg

3.2品种选择

应选用通过省级农作物品种审(认)定或登记的品种或优良地方品种。单季茭白宜选用鄂茭1号、鄂茭3号及美人茭等,双季茭白宜选用鄂茭2号、鄂茭4号及龙茭2号等。

3.3水肥管理

3.3.1定植当年的水肥管理(单季茭和双季茭)

宜于定植后10天每667m2施尿素10kg,定植后30天每667m2施尿素10kg和硫酸钾10kg,采收12次以后每667m2施复合肥2030kg,间隔15天左右再施用1次。

根据“浅水促蘖,深水孕茭”的原则,适宜水深分别为分蘖前期36cm,分蘖后期10cm,孕茭期1520cm,冬季老茭田510cm

3.3.2定植翌年的水肥管理(双季茭夏茭)

2月下旬开始萌芽时,每667m2宜追施复合肥50kg及尿素25kg3月中旬至4月中旬,根据茭苗长势,每667 m2宜施尿素20kg和硫酸钾10kg。采收12次以后,每667m2施复合肥2030kg,间隔15天左右再施用1次。

3.4病虫防治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有关规定。绿色食品茭白主要病虫害化学农药防治方法见表1

1绿色食品茭白主要病虫害化学农药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

茭白胡麻叶斑病

25%咪鲜胺乳油50-80毫升/亩喷雾防治

发病初期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

10

15

茭白纹枯病

在发病初期用5%的井岗霉素水剂1200倍液喷雾。

14

茭白锈病

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

15

茭白细菌性基腐病

30%噻唑锌悬浮剂67-100毫升/

21

二化螟

200/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13毫升/亩喷雾防治

14

长绿飞虱

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喷雾。

14

14

4当前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和措施


4.1主要问题

鉴于当前我省疫情的严峻形势,茭白生产将面临播种、田间管理、生产资料采购等存在一定困难。

4.1.1种苗选择

上一年孕茭期施用敌磺钠及三唑类杀菌剂的田块,不宜作种。

苗期长势过强或过弱、四周有较多游茭的茭墩,不宜作种。

连作时间超过2年的田块,不宜作种。

4.1.2.引种

需要及时与供种单位联系,以免缺苗。

4.1.3大田准备

检查田埂四周是否漏水,保持田园清洁,及时施用基肥。

4.1.4谨防“倒春寒”

防止寒潮来袭,对幼苗造成冷害。

4.4.5双季茭白种苗繁育

及时育苗。

4.2措施

根据茭白生产实际情况,现将23月份茭白田间管理要点梳理如下,供我省种植户参考。

4.2.1种苗选择

选择具备品种固有典型性状、无雄茭、无灰茭、薹管低、结茭整齐的植株作为种墩。

4.2.2引种

要及时预约种苗。单季茭白和以秋茭为主的双季茭,每亩350个茭墩,以夏茭为主的双季茭,每亩50个茭墩。

4.2.3大田准备

及时翻耕整田,施足基肥,田间保持湿润或5cm左右浅水。

4.2.4谨防“倒春寒”

一旦遇到低温寒潮,灌溉20cm左右深水护苗。气温回升后,及时降低水位。

4.2.5以夏茭为主的双季茭白种苗繁育

苗高30cm以上,及时采用二段育苗方式单株定植。行距50cm,株距30cm


(湖北省水生蔬菜研究所、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