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湖北省气象局《重大气象信息专报》2018年第1期和黄石市气象局预测,预计本周我县将遭遇入冬以来程度最大、持续时间较长的低温雨雪天气,4日夜间可能有雨夹雪,伴有偏北风3-4级,阵风5-6级,5日晚到7日,将有一次小到中雨雪天气过程,其中7日白天到夜间有中雪,局部大雪。本周气温持续走低,7日夜间至8日早晨最低气温将降至0℃以下,有冰冻天气发生。为贯彻落实王晓东省长和黄楚平常务副省长批示(鄂应急办电[2018]2号),有效应对本次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气温低,并伴雨夹雪和冰冻天气对我县农业生产,特别是设施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镇区农业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防范应对,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班 局直各单位、各镇区农业部门要把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防范和应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及时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确保农作物安全越冬和生产稳定。
县局成立县农业局应对雨雪冰冻低温天气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东风同志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局直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局办公室,由赵恢柏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镇区也要成立相应队伍,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变化和灾害情况,做好应急准备。确保防灾减灾措施落到实处。
二、认真落实防灾、抗灾、减灾措施 根据我县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技术措施如下:
1、尽快加固大棚并增加覆盖。尽快在大棚中间加设支柱,加固棚架,拉好大棚压膜线,做好大棚抗压加固措施,防止大雪压塌棚体,并确保棚膜覆盖严实,避免大风吹开棚膜。规模化生产的蔬菜基地,必须安排专人值班,蔬菜种植农户也应及时看护大棚,视情况及时扫雪、铲雪,清除大棚上的积雪;特别是夜间气温低,降雪时极易堆积,更应注意突降大雪的清除。寒潮来临前,大棚蔬菜尤其是大棚蔬菜秧苗要增加覆盖保温,即在大棚基部加覆裙膜,畦面铺设地膜的基础上,在大棚内架设中棚、拱棚,增设两层薄膜,并在拱棚膜上增加覆盖无纺布、草包或薄膜保温。有条件的可将秸秆与旧薄膜结合编织成防寒墙,放置在蔬菜大棚北边,作为挡风屏障,可以减轻寒流危害。用蔬菜育苗的大棚如果温度长时间处在0℃以下,夜间应采取盆火或炉火临时性加温防止冻害,或采取电热线加温、浴霸加温,或用灯泡进行人工补光增温等措施,防止幼苗冻害。
2、及时加强露地蔬菜生产管理。疏通好菜地的围沟、腰沟、厢沟,以降低菜地湿度,防止雨多导致菜地渍害。寒潮来临前,用薄膜对菜地生长的红菜薹、芹菜、菠菜、茼蒿、生菜等进行浮面覆盖,确保叶菜类蔬菜不受冻。并对达到上市要求的蔬菜尤其是叶菜类蔬菜应及时抢收,存放在室内,分批上市,以减少损失。
3、及时加强油菜和小麦的防冻抗寒管理。及时清理油菜和小麦地的围沟、腰沟、畦沟,确保“三沟”相通;有条件的可覆盖塑料薄膜,以提高土温,增强抗寒防冻能力。
4、及时加强果园防冻抗寒管理。水果尤其是柑桔要重点抓好果树的越冬管理和防寒防冻防雪工作,防止树体受冻、树枝压断。
三、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指导与服务 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及时利用网络、微信、短信、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向农民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防范雨雪冰冻低温的技术措施,提醒广大农民早准备、早预防。灾害发生后,以油菜、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将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作物灾损情况调查,农业技术指导员要迅速到位,包村联户,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民因时、因苗、因田加强培管,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做好救灾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剂和调运,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障。
四、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县局直各单位、各镇区农业部门切实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在低温雨雪冰冻期间,实行一天一报制,各镇场区农业服务中心每日16:00前要将本地受灾情况及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情况报县农业局。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强化信息报送手段,由肖本木、柯有文同志开展灾情调度,主动收集、核实和报送灾情,提高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各镇区应及时上报。
五、加强督办指导 为落实好低温雨雪冰冻防范应对措施,县农业局成立三个检查督办工作组,将于近日开始奔赴各地检查督办应对雨雪冰冻低温防范应对措施“三到位”情况,即部署安排是否到位,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抗灾准备是否到位。各镇场区要相应成立专班,加强防灾、抗灾、减灾工作力度。
六、提高警惕确保生产生活安全 局直属各单位要加强火源、电源、气源和交通管理,确保不发生火灾、煤气、交通安全等意外事故。
联系人:赵恢柏 电话:0714-7322326
二○一八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