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业农村 > 工作动态

鄂豫皖蚕业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举行 阳新打造桑蚕产业示范样板

发布时间:2019-10-27 01:07 来源:阳新县农业农村局.

10月27日,中国蚕学会鄂豫皖蚕业经济研究会第23届学术年会在阳新举行,吸引了湖北、河南和安徽约140名行业人士、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参加。

当天上午,来自3省的行业代表和业内人士来到阳新县木港镇,参观调研该镇的桑蚕产业发展状况。

在泉波村,漫山遍野的桑苗在喷灌作业下,桑叶翠绿,生机勃勃。宽敞明亮的蚕房内,最后一批晚秋蚕长到了成人小拇指粗,正在进食;一批停止进食的蚕被放置到专门门的结茧架上,吐丝结茧,一一个个雪白的蚕茧正在成型。

木港镇镇长石子倩当起了桑苗销售员。“这种桑苗学名叫‘强桑一号’,特别适合在阳新地区生长,长势好,我们既养蚕卖茧,又种树卖苗子,欢迎大家购买,合作共赢!’

泉波村有2731名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553人。去年来,该村响应木港镇号召,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现有250亩桑园,4600平方米蚕室,年创收入260万元,安排贫困户和农户务工在2000人次以上。

阳新茧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淑芬说,当前一- 斤蚕茧收购价保底25元,保障了养殖户的收入。她算了一笔账,一对40岁的壮年夫妻全力做事,一年可以种60亩桑林,夫妻年毛收入可达20万元。

木港镇党委书记石峰说,当前全镇已经投入超过3000万元,桑园面积达到了1万亩,生产鲜茧6.5万斤,蚕农增收160万元,带动贫困户1266户,户均增收1260元。

截至目前,阳新县桑园种植总面积达到1.6万亩。今年新增5000亩,蚕茧产量达720吨,产值达3600万元,桑农养蚕单项人均增收30000余元,带动农民就业3560人,已基本形成了桑蚕产业区域化、专业化、种养加工销售-体化的格局。(田 城 刘耀晖 张丕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