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粮食作物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稳定粮食产量,由县农业局农作站承担在枫林镇花塘村、大桥村,排市镇官科村,浮屠镇森铺村,荆头山农场,王英镇新街等地推广的1420亩再生稻“一种两收”栽培模式取得了新突破。
10日,县种子管理局、土肥站、植保站、植检站等单位技术人员对水稻再生稻“一种两收”示范片进行了田间测产,其中,排市镇官科村雷氏家庭农场种植的徽两优898、两优S6,面积230亩,头季产量分别达到了1276斤、1622斤。
“水稻再生稻‘一种两收’ 模式是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再生、长穗,再收一季,这种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药、省秧田、省季节、增产、增收和米质优等优点,每亩可节省用工2至3个,每亩增加粮食产量200Kg左右,可达到既减少劳动力又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高级农艺师肖本木介绍说。
据高级农艺师费长亮介绍,再生稻生产作为一种轻简、优质、绿色、高产、高效的技术模式,提高我县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目前,种植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种植再生稻兴趣浓厚,正在谋划下年度再生稻生产。在配套技术栽培上,我县将进一步推行再生稻“稻鸭共养”“稻蛙共养”等栽培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计划明年将再生稻的种植面积提高到3万亩以上。(张丕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