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阳新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诸多领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推动改革,为阳新县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筑牢理论根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县各级各部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习计划,以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为契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民法典、国家安全、纪检法律等学习宣传结合起来,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丰富内涵。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除传统的学习方式外,在湖北干部在线学习中心、法宣在线等平台开展线上法律知识学习和测试,以赛促学、以考促学,激发干部职工的学法积极性。三是抓紧抓牢“关键少数”。印发县级层面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督促各级各部门开展综合学法活动,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等精神,要求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带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法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法用法风气。
(二)完善考核督察,夯实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落实年报公示制度。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年度报告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科学开展考评考核。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日常工作实绩与年终考评有机结合开展法治建设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县通报并作为相关部门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了各单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全面开展法治督察。开展《长江保护法》、“一规划两方案”、涉企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督察,摸清问题底数,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持续跟踪整改情况,确保督察工作取得实效,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落实。
(三)增强法治观念,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一是科学规范依法决策。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流程,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2024年共审查3项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并通过政府网站对外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保障了决策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二是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全县13名公职律师与外聘法律顾问共同组建专业法律团队,建立定期沟通协作机制,针对县级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合同审查、复杂法律纠纷等事项共同研讨,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强化合法审查清理。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2024年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8件,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80件,其中继续有效的50件,废止15件,修订15件。
(四)围绕经济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 “放管服”改革。36家部门的536个审批事项进驻市民之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坚持“一网通办”,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 100%;推进就近办,30项高频事项实现 “零跑腿”;实行“一号办”,153个事项实现 “一窗通办”。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工作,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是开展惠企活动。深入开展“双百”活动,走访奥莱斯轮胎、安达精密等31家民营企业58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18个。组织千名干警进千企“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包保走访15242家企业,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立项3个“法治惠民”实事项目,涵盖优化审批流程、“万所连万会”及法治主题公园建设,惠及广大群众和企业。三是实施审慎监管。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化“四张清单”日常运用,推进“说理式”执法。2024年,共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450件,涉金额16万元;从轻处罚案件215件,涉金额321万元;减轻处罚案件217件,涉金额299万元。
(五)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力。
一是规范执法流程。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强化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落实,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印发关于分解落实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及行政执法质量工作任务,督促各责任单位围绕任务清单制定工作方案,确保 “三项制度”落地见效,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二是规范执法行为。针对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规范、不廉洁、不文明五大问题,深入开展全县行政执法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共排查各类问题64条。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立案44起,移送县纪委监委有效线索3条,解决行政执法具体问题111个。督促相关单位约谈6人,批评教育15人。三是提升队伍素质。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的审查与管理,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考试,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对不符合执法资格条件的人员,坚决取消其执法资格,从源头上保障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
(六)坚持普治结合,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
一是加强普法教育。印发2024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督促各级各部门制定年度普法任务清单、普法学法计划。全面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职责制度,实现221家中小学校和县直学校全覆盖,深入开展校园师生法治宣传教育。二是化解矛盾纠纷。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坚持每周一研判,及时排查、研判、交办、督办、回访各类矛盾纠纷。共排查矛盾纠纷5764起,化解5621起,化解率达97.52%,通过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优化法律服务。按照“应援尽援,高效快捷”的原则,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2024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42件,法律援助事项累计5158件。其中,涉企法律援助案件24件,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173件,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四是强化复议应诉。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畅通行政争议解决渠道,2024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案件228件,其中通过调解结案10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8万元,直接纠错率为30.55%,经过行政复议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达94.44%。承办的行政应诉案件中,敦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4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普法宣传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二是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深化法治学习,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引导全县各级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切实将其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保障,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活动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做好“法治惠民生” 项目,深入开展“法治进基层”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服务。三是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执法监督。大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行政执法工作,推行涉企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推广说理式执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和公信力。四是创新普法方式,增强法治观念。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和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提高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落地,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五是强化考核运用,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法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奖惩、干部晋升等挂钩,强化问责机制,对法治建设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确保考核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充分发挥考核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
阳新县人民政府
2025年3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