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短信上流传一条名为“阳新县社保局要求参加社保的退休人员移动号码换联通号码,并付费20元进行声纹采集”的信息,引起不少移动用户的退休市民的恐慌。今日阳新记者昨从县人社局获悉,此则信息已被证实属造谣。
事件回顾:莫名短信要求更换手机号 近日,刚刚退休的市民李华(化名)收到一则短信,短信内容为:阳新县社保局真的要求退休人员的移动号码更换为联通的手机号码,并收20元最低消费进行声纹认证。
不仅如此,李华的朋友圈里也出现一则这样的信息:“阳新社保局要求参加了社保的移动用户换联通号码,蛊惑移动用户不换联通号码就无法系统识别,很是别有用心。其实不换联通号就不能系统识别纯属无稽之谈,只不过是社保局恐吓那些老人的。阳新社保局让客户换了联通的号,每年打一次电话,说是声纹系统认证,但是联通号码每月要收20元最低消费,阳新社保局与联通对客户进行分成,骗取客户话费,性质恶劣……请各位尊敬的移动用户不要上当!请各位通知身边亲朋好友,告知此事,并通过朋友圈散发!”
“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收到这样的信息呢?”李华心想,于是询问身边的退休朋友发现,他们同样也收到了这样的短信,大家也都是半信半疑。
这则信息是否属实呢?是不是县社保局真的要求退休人员的移动号码更换为联通的手机号码,并收20元最低消费进行声纹认证呢?李华心中充满疑惑,因为之前也听说过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中有“声纹采集”这一方式,只依稀记得需要用联通号码进行采集,并未有收取费用一说。于是,他向今日阳新记者进行了咨询。
事实证明:此消息纯属谣言 “是否退休的市民为移动用户,他的手机号码就一定要换为联通号码,并收取20元费用,才能进行指纹采集?”昨日,今日阳新记者就此事向县养老保险局电话核实了此事。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中的确有声纹采集这一方式。”县养老保险局办公室主任潘丰华告诉记者,声纹采集这一方式的确需要联通用户才可以选用,但并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该消息中称人社局与联通对客户进行分成,骗取客户话费纯属无稽之谈,对群众进行了严重的误导,严重损害了社保局的形象,在社会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据了解,我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日益增多,冒领养老金现象时有发生,为强化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严防冒领养老待遇,预防基金跑、冒、滴、漏,保障基金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并创新方法,于去年年底开启了“声纹采集”这一便民方式。
今日阳新记者从县养老保险局了解到,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我县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共有四种方式,可根据“因人而异、自愿选择”采取下列方式中的一种:一是居住在县内的待遇领取人员,可携带身份证和退休证到县社保经办机构或乡镇人社中心进行现场指纹认证;二是对行动不便的少数特殊群体,经本人申请和约定,由县社保经办机构上门进行认证;三是由于种种原因不便到现场认证的人员,可在本人自愿选择的前提下选择声纹认证,通过打电话对比声纹进行认证;四是异地居住的人员原则上以声纹认证为主,有特殊情况人员可由本人到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认证。
截止6月底,采集新增退休人员指纹651人,全县48251名退休人员采集指纹比对认证2.7万人,上门服务认证91人,异地认证181人。重点核查了超过一年以上未采集指纹人员, 4月份暂停发放人员6000余人。对超过一年以上没有进行资格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县社保机构将暂停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补办有关手续后,从停发之日起补发并续发养老保险待遇。
目前,县人社局正在与移动、电信公司积极协商,争取早日实现三家通讯公司都能开通养老金认领资格“声纹认证”。
>>记者手记
网络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门槛低等特性,信息传播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市民在收到此类短信和消息时切不要断然相信,更不要散谣、传谣,要及时向相关权威部门和单位核实信息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