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规范性文件
名称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新县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 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4349/2025-49485 发布日期 2025-03-04 发布机构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号 文件分类 综合政务 所属机构 阳新县人民政府
效力状态 有效 文件类别 规范性文件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新县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管理区,经济开发区,县政府各部门:

《阳新县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阳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4日

阳新县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方案

2025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确保以“开门红”推动实现“全年精彩”,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站位全局、加压奋进,持续吹响“开局决胜”冲锋号,持续保持奋进全市前三良好态势,明确六大主要经济指标工作目标,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0亿元、增长8.5%左右;(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直有关单位)

(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左右;(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1亿元、增长7.6%左右;(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五)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0亿元、增长10%左右;(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44亿元、增长7%左右。(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

二、重点任务

围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工作目标,坚决发扬敢打敢拼、实干快干的工作作风,抢前抓早、谋定快动,对标省“开门红”十大行动和市十大举措,凝心聚力抓好十八个工作要点。

1.掀起提振消费热潮。充分利用春季消费热潮,举办“以旧换新”消费展、家电和汽车展等商贸节会展会3场以上。组织开展莲花湖龙舟赛等系列文旅体活动,精心打造一批文旅特色项目,打造独具特色、健康时尚、业态多元的阳新消费新模式,打造新的旅游引爆点,力争一季度全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旅局)

2.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鼓励开发商开发高品质住宅,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改善型住房需求。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加快万达广场、丽华广场二期等商贸综合体建设,助力社零指标稳定增长。扎实推进“保交房、改危房、换新房、住好房”,开展“宜居阳新”返乡安居购房季活动,确保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机制体制改革,加强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强化主导产业招商,用活产业基金招商。大力开展资本招商、场景招商、市场化招商,举办阳新招商引资开门红签约活动,力争新签约合同投资额200亿元以上,10亿元项目达到4个以上。(责任单位:县招商服务中心、各镇区)

4.提升项目管理效能。认真抓好“十五五”规划重大项目策划,进一步谋深谋实对上争取项目清单,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加大跑省进京力度,争取纳入省重点项目14个以上。持续用好“1+8”强县工程项目推进机制,组织一季度集中开工活动,力争新开工重点项目70个以上、总投资35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各镇区)

5.强化项目攻坚力度。加快推进永晟制剂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新一轮投资入库攻坚行动,力争新入库投资50亿元,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力争新入库工业投资20亿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各镇区〕

6.提升外资外贸实力。积极争取扶持项目资金,帮助有自主品牌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和上规模、有潜力的内贸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依托我县省级医药化工和轻工、鞋类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不断引进和培育新的外向型企业,补充外贸企业新业态,开拓新的外贸进出口增长点。(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7.助推改革落地见效。以大财政体系建设为统领推进财政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全面落实《大财政体系建设系列工作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明晰五大集团公司主营定位。优化阳新县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功能,推动“数公基”建设“从中心城区向全县各镇区扩展”。(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

8.加快科技创新赋能。扎实做好科技企业培育工作,全面梳理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名单,加强跟踪指导,做好高企申报各项筹备工作。持续开展政企校合作,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省字头”的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等活动2场以上,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3亿元。(责任单位:县科技局)

9.深入开展助企纾困。以优化营商环境省评补短板、强弱项为重要载体,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推动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开展“双百”等活动,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帮助企业降低成本5000万元以上。狠抓惠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落地,提升“政策计算器”平台功能,确保各级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力争一季度新增经营主体1000户。积极推动政银企对接,落实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力争一季度各类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8%左右。组织开展专项招聘活动20场,帮助重点企业用工新增1800人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阳新监管支局、县人社局)

10.全力以赴对上争取。全面梳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明确的政策导向,抢抓国家“两重”“两新”加力扩围、地方政府专项债优化管理等重大政策机遇,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投向,力争一季度争取省级以上各类资金达35亿元,各类政策资金额度进入全市前三位。(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各相关单位)

11.挖掘工业企业潜力。组织开展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情况摸底,加大企业调度力度,力争重点工业企业应开尽开。鼓励重点企业增加一季度排产,努力实现满负荷生产,力争工业总产值完成48亿元左右。全面梳理增长点投产达效存在时间问题,聚焦33个预增产值过2000万元的重大增长点,特别是13个过1亿元的重大增长点,逐个破除影响投产达的重难点,确保华新、娲石等企业一季度满产发力。(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12.不断优化园区建设。实施工业强县,做大做强原材料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在全省工业赛马中争先进位。加快完善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的基础配套。推进鞋都小镇双创基地建设,延伸鞋产业链条,大力招引阳新籍鞋匠返乡创业办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突破性发展,盯紧远大医药配套产业招商。有序引导开发区鞋服小微企业转移至鞋都特色小镇·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快高能级平台建设,推进创建省级大健康技术研究院,推动数字科创园建设,完善企业创新孵化基础设施。(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经济开发区、县招商服务中心)

13.提高县城承载能力。以入选全国城市体检试点为契机,充分运用城市体检成果,制定城市更新规划。研究出台落实国家、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具体方案,聚焦城区全域城市管理一体化,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应用,推进城市数据基础底座建设,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综合执法等城市管理事项统一纳入平台。(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县城管执法局)

14.优化城乡互联互通。高标准完成“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项目100公里建设目标,为八一桥等一批省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打下基础。加快推进G351三溪至毛坪段改建工程等一批硬联通项目建设,启动G351太垴至荻田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和供水一体化工程进一步延伸。(责任单位:县交建集团、县交通运输局、各镇区、县城发集团)

15.有序推进农业生产。聚焦底线任务,严格落实脱贫攻坚5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抓好春耕备耕、畜情疫病防控等各项工作,接力推进“五个一”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出笼阳新屯鸟30万羽以上,新建标准化及林下生态养殖基地10个,全面开工高标准农田2.1万亩,力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左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一批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粮油项目资金500万元。引进一批骨干农业产业加工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重。选好用活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提升服务质效。(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率洲管理区)

16.不断提升民生保障。研究制定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清单,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子项目,力争一季度总体完成进度达30%左右。组织开展促就业“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加大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打造“天天有岗位、周周有招聘、月月有活动”招工引才品牌,力争一季度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3100人,新增返乡来阳就业创业人数12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0人。积极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三重保障机制,加快推进职工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两病”、生育保险等改革落到实处。加强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老年助餐服务。(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民政局)

17.巩固流域治理基础。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谋划富水水库灌区新建扩建工程等7个重点水利项目,推动富水干流沿线易涝区治理、富水—王英水库联通、富水水库大型灌区等重点水利工程,实施中小河流、病险水库、头顶塘加固整治,加快富池大闸除险加固工程及小青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确保特殊时期应急供应能力可满足全县人民需求。加强长江入河、网湖排污口整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生态修复,支持网湖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发改局、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8.夯实安全发展底盘。加强能源组织保供,扎实做好粮、油、肉、禽、蛋、奶、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农产品等市场价格监测预警。联合开展节假日执法检查,确保群众“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量足价稳、供给充足、保障有力,节日市场稳定有序,CPI涨幅控制在2%左右。适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紧盯道路交通安全、用水用电用气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活动安全、冰冻雨雪天气应对、森林防火等重点,排险固安、除患强安,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全县安全稳定。(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经信局、县城管执法局、县文旅局、县消防救援局)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实现“首季必胜”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奋力实现本地区、本领域“开门红”。(责任单位:县直有关单位、各镇区)

(二)挖掘亮点成效,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全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活动,及时跟踪报道一季度“开门红”重点工作推进情况、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和重大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典型经验和亮点成效,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媒体宣传推介,营造首季“开门红”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直有关单位)

(三)坚持结果导向,强化督办落实。将推动“开门红”情况纳入县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对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进度严重滞后、工作措施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对造成工作被动、严重影响全县一季度“开门红”的严肃问责。(责任单位:县直有关部门、县政府政务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