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龙港镇:防溺一线 “青”力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16 16:00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15日晚,龙港镇召开第八期年轻干部素质提升班,组织年轻干部专题研讨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结合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龙港镇以基层一线为年轻干部成长主阵地、急难险重任务为练兵场。全县防溺水视频调度会部署“战时状态”要求后,镇党委迅速响应,31名年轻干部全员下沉村级防溺水一线。

以“战时状态”为令,争当攻坚“排头兵”

“干部素质提升,关键在于‘实’,要在急难任务中展现担当、彰显真章。”在龙港镇防溺水工作部署会上,党委书记王义强的话语掷地有声。

下沉一线的年轻干部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在村级防溺水工作推进会上身兼双职:既是上级政策的“宣传员”,把“战时要求”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更是工作方案的“参谋员”,带着基层实践积累的“土经验”为防溺工作出实招。

“如何让宣传入耳入脑?”“重点水域隐患排查怎么精准发力?”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年轻干部结合前期驻村走访的见闻,你一言我一语地碰撞思路。有的提出“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微信群”的立体宣传网,有的建议给重点水域加装“智能报警器”,还有的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制定“一对一”监护提醒机制……一个个带着“泥土气”的建议,让镇党委的部署要求落地成各村“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举措。

以“全链条行动”为要,勇做群众“贴心人”

防溺水工作的关键在于“防”,核心在于“人”。龙港镇的年轻干部以“绣花功夫”精细落实镇党委部署的全流程工作,通过与群众的密切互动,践行群众路线,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声”入人心,扎实搞宣传。清晨的阳光刚洒向村落,年轻干部已拿着摸排名单穿梭在街巷间,逐户递上《防溺水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用带着乡音的方言把“六不准”讲得明明白白;午后的热浪里,他们握着小喇叭在重点水域来回巡查,循环播放的警示语随风吹进村民耳中;傍晚的霞光中,村民微信群里准时跳出他们推送的安全提示,从水域风险预警到急救知识科普,条条都推到了群众心坎上。“以前总觉得‘宣传’就是发传单、念稿子,现在才懂,要让老百姓真听真记,就得把话讲到他们的生活里。”刚结束一天工作的张涛擦着汗说道,眼里满是对收获的笃定。

“细”字当头,精准摸实情。为摸清未成年人动态,年轻干部踩着晨光入户摸排,笔尖在“在家未成年人档案”和“外出未成年人联系册”上不停记录,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重点群体特意做上红标,确保“底数清得像明镜,情况明得如指掌”。“敲开门不仅是登记信息,更是打开心门。有位大爷拉着我聊了半小时孩子的教育难题,那一刻突然懂了,基层工作既要‘身入’院子,更要‘心入’民心。”入职仅15天的雷沁说起摸排经历,语气里满是对基层工作的新感悟。

以“铁腕排查”为基,敢当安全“守护者”

重点水域巡查是防溺水工作的“硬骨头”,更是检验年轻干部吃苦精神与责任担当的“试金石”。龙港镇的年轻干部顶烈日、踏泥泞,对全镇河流、水库、塘堰等重点水域展开“拉网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

他们严格对照“四个一”救生措施标准,逐个水域检查竹竿、救生圈、救生绳、警示牌是否齐全完好,像“找茬”般细致入微;遇到岸边杂草疯长、堤坝出现松动等安全隐患,立刻拍照记录并第一时间上报督促整改,坚决筑牢安全防线;在午后等溺水高发时段,加密巡逻频次,一旦发现野泳人员,及时上前耐心劝离,将危险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连续几天巡查下来,手臂晒得黝黑,脚上磨出了水泡,但看到每个重点水域都织密了‘安全网’,再累也觉得值!”参与巡查的青年干部杨风芹擦着额角的汗珠,话语中满是坚定。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党委委员周凌颉表示,让年轻干部深度参与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正是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的生动实践——在政策执行中提升政治判断力,在群众工作中提升沟通协调力,在风险排查中提升问题解决力,在责任倒逼中增强担当作为力。如今,龙港镇的年轻干部早已褪去“书生气”,满身“泥土香”扑面而来;少了“纸上谈兵”的青涩,多了“知行合一”的沉稳笃定。他们在村里会议上的发言句句贴合实际,与村民的交流方式愈发灵活接地气,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对也更加从容不迫。

下一步,龙港镇将持续以基层实践为“磨刀石”,让年轻干部在乡村全面振兴、基层治理、应急处突等一线任务中锤炼党性、磨砺本领,为打造“全省旅游名镇”的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上绽放绚丽之花。(董国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