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头山农场大力推进绿色养殖
鱼儿长得欢 候鸟结伴来
7日,阳新荆头山农场养鱼户张勇志打着雨伞站在塘埂上,看到自家70亩鱼塘已现出绿意,心中满是欢喜。目前,该场多处鱼塘一片绿油油,小米草禾苗犹如小麦苗般迎风摇曳,生气盎然。
荆头山农场曾有5000余亩鱼塘,年产鲜鱼2500吨。农工过去在养殖过程中,长期靠施化肥来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滤食性鱼类提供饵料。但长期使用化肥养鱼,会造成养殖水体环境污染,有毒害的重金属元素既会被鱼类吸收,也会排入其他水域,危害人体健康。
近年来,为了走无公害养殖之路,荆头山农场积极引导养鱼户进行生态水产养殖,并对5000亩鱼塘进行调整和改造,1000余亩望八里湖实行“退塘还湖”,不再养殖鱼类,其余鱼塘均建有鱼种暂养池和种草池。
惊蛰前,荆头山农场养鱼户会将鱼种进齐,放入暂养池暂养。清明前,养鱼户就开始抢抓气温回升时机,在排干水的种草池撒播小米草种籽。
到了5月份,绿油油的小米草会长满鱼塘,养鱼户再将水灌入塘内。暂养池与种草池的水连成一片,暂养池内的各种鱼类便可在种草池内找食吃。小米草的种籽、叶片均是鱼类的生态好饵料,多余的茎叶腐烂后能产生有机肥,培育水生物饵料养鱼。
种草养鱼产出的鲜鱼比化肥养殖出来的鱼,味道更鲜美,成本每亩可降低二三百元。
由于坚持生态发展,去年底,望八里湖吸引到小天鹅、豆雁、白鹤、苍鹭等近万只候鸟在这里越冬。这种绿色养殖不仅降低成本,还保护了环境,提高了产值,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的双赢。(贺介飞 张永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