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阳新创新政务服务应用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发布时间:2025-10-13 09:25 来源:黄石日报

 阳新县政务服务中心位于美丽的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北岸,于2019年投入使用。


阳新县政务服务队伍每周一清晨吹响“集结号”,凝心聚力促实干。

2025数字政务博览会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交流会上,阳新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获得“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案例单位”荣誉。


“您好,我是‘美阳阳’,办理身份证可前往三楼公安专区……”

10月10日上午,在阳新县政务服务中心,AI政务数字人正与市民对话互动。前来办事的张先生忍不住点赞:“这是我第一次跟机器人对话,一问一答很流畅,以后办事有不懂的,问它就够了!”

从在线回复业务咨询电话,到一次性告知办事材料、指导操作网上办事步骤——作为阳新县政务服务的一项创新应用,AI政务数字人自上线运行以来,不断拓展服务应用场景、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

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阳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大刀阔斧推进政务服务改革。

H建功支点·潮涌富川

“一窗通办”惠民生 两年迎来40批访客

“以前碰到业务高峰期,社保、医保窗口就出现排长队情况,现在一楼窗口从‘专科’升级为‘全科’,取了号就能立马办理,省时又省心。”阳新市民之家大厅社会事务区主管刘玲感慨道。

2019年,阳新县政务服务中心整体迁入阳新市民之家,服务环境大幅改善,但服务质效与全省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23年,阳新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推进“一窗通办”改革。

历经数月,阳新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通过重构大厅布局、引进第三方专业团队、对接各部门授权,实现首批1750个事项在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彻底扭转了过去大厅业务进驻不足、窗口忙闲不均、服务质效不高的局面。同时,改革还延伸至全县18个镇级服务大厅,统一配备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和硬件软件设备,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数据显示,2024年涉及办事服务投诉量环比减少58%,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窗通办”改革不仅惠及广大市民,更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阳新样板”,吸引了省内外不少考察团前来取经。在第六届政务服务博览会上,阳新县“一窗通办”改革成果闪耀亮相,向全国展示了阳新政务环境新面貌,推广阳新政务改革好经验。

今年8月,新疆伊吾县考察组专程来阳新交流政务改革工作,重点就政务服务机制创新、数字化政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自2023年阳新县完成“一窗通办”改革以来,已有40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务服务机构前来交流学习,各地与阳新在服务创新、区域合作、跨域通办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数字化赋能服务 短视频直播观看超61万

今年,阳新县以“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创新应用”为抓手,积极申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推动服务质效再上新台阶。

走进阳新县政务服务中心,一块“数据驾驶舱”大屏格外醒目。大屏实时汇聚了大厅叫号办件、窗口动态、县镇村三级帮办、12345热线来电接听处置等信息化系统数据,全方位呈现政务大厅的运行效能。

政务大厅不仅是线下办事的服务场所,更是延伸“云服务”的肥沃土壤。早在2023年,阳新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依托“一窗通办”改革,全力打造“小阳帮办”政务服务品牌,组建专业帮办代办队伍,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

打开“阳新县小阳帮办”微信小程序,三位政务服务IP跃入眼帘:阳光活泼又乐于助人的“美阳阳”、精通各种办公软件操作的“快阳阳”、常跑工地上门服务的“企阳阳”。

不仅如此,在线预约、视频指导、VR沉浸式导览、远程帮办、政务地图等19项“云服务”功能一应俱全。

结合群众高频办事需求,阳新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以政务大厅为阵地,组织帮办团队拍摄短视频、开展政策直播活动。

除了详细介绍业务政策、解答问题外,镜头还展示了综合窗口业务受理、帮办代办等真实场景,让市民们直观了解窗口服务流程,提前熟悉,不跑弯路。

截至目前,该局今年已累计投放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国家育儿补贴、教育入学、退役军人服务等52个政务短视频,播放量达61.2万。

同时,创新应用也为政务服务IP注入了新活力。阳新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积极推进大厅智能化改造,开发人机互动终端,部署本地AI政务智能问答模型。

市民不仅可与“美阳阳”AI数字人面对面交流,还能在“小阳帮办”微信小程序上随时提问,享受个性化、智能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审批改革破壁垒 重点项目“包保”服务

9月30日,阳新县政务服务中心一楼重点项目服务专区气氛热烈,“粤阳管业(联宏置业)项目一期”移交对接会正在进行。该项目由阳新县招商中心正式移交至阳新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为精准破解项目落地难题,阳新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创新实施“项目秘书”一对一服务机制,推行项目审批“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机制,为重大项目提供从报批、建设到运营的全链条、精细化保障。

9月23日,九州铜循环产业项目负责人手捧刚刚办结的全套证件,激动不已。当天,该项目所需的“六证”——不动产权证书(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设计方案批复意见书、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全部实现同步发放。

“项目秘书”协同属地政府、住建、资规等部门,专程将以上证件送到企业手中,用“上门服务”破解企业办证的“燃眉之急”,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阳新温度”与“阳新速度”。

今年以来,阳新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已累计提供行政审批帮代办83次、组织验收会议46次、协调问题矛盾79次、提供中介服务31次,及时打通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堵点”“难点”。

从“一窗通办”的高效便捷,到“小阳帮办”的云上服务,再到“数字政务人”的智能应答与“项目秘书”的贴心护航——阳新县以一场场生动的政务改革实践,书写了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崭新篇章,服务和创新,正成为该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亮底色。

优化无止境,服务暖富川。未来,阳新县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为擎、以数字为翼、以创新为源,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新需求,将政务服务的温度与速度,转化为群众和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