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口镇俯瞰
深秋时节,微风轻拂,长江之畔的阳新县黄颡口镇在绚烂的秋色中更显韵味。这个依山傍水的滨江小镇,宛如一幅缓缓展开的动人画卷,静静地诉说着它的故事。
近年来,在阳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黄颡口镇锚定滨江高质量发展工贸强镇目标定位,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理念,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吹响了项目建设“冲锋号”,掀起了镇域发展“大热潮”。
以基础设施“起笔”
绘就宜居宜业“红色”画卷
近年来,黄颡口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国土整治成效显著,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黄太路,作为连接黄颡口镇与黄阳一级公路的重要通道,是沿线数十个村庄通往镇区的必经之路。然而,过去的黄太路因年久失修而坑洼不平,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面对群众的期盼,黄颡口镇党委、政府将黄太路的提档升级视为头等大事。在工程启动之初,镇里就明确提出了“既要实用也要美观”的改造理念。去年,结合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契机,黄颡口镇对黄太路黄颡口村至凤凰村路段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
今年9月底,黄太路上严村至周堡村段也完成了拓宽刷黑工程,至此,黄太路黄颡口镇段提档升级已圆满收官。
在路面拓宽过程中,镇村干部深入相关村组,通过召开湾组夜话的方式,向村民宣讲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动员村民主动支持并参与到这项民心工程中来。为了提升道路两旁的景观效果,镇政府精心规划,在路边种植了成排的桂花树和红叶石楠。
如今,春天红叶石楠新叶鲜红欲滴,与老叶形成鲜明对比;秋天桂花飘香,金黄色的花朵点缀在绿叶之间,让人心旷神怡。
“这路面拓宽和路边绿化部分,都是村民们无偿让地的成果。”程法村党支部委员曹淑珍感慨地说,如今的黄太路已经焕然一新,这条7.76公里长的路段,不仅成为了群众出行的便捷通道,更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最美路”。
为了全面提升乡村颜值,黄颡口镇还在黄颡口村、尖峰村、沙港村等11个村庄实施了42.36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刷黑项目,目前已完成37公里建设,即将全面完成。
近年来,黄颡口政府服务武南线双回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在拆迁量最大、任务最重、工期最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特别战斗、高度负责、顶压前行”的“特高压”精神,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得到市县两级的高度认可,创造了黄颡口速度。在此基础上,黄颡口争取了上级支持对全镇变电站进行提档升级,并按工业集中区建设需求,在市国网支持下建设网改工程,满足全镇企业用电需求。
以镇域发展“运笔”
绘就产业兴旺“金色”画卷
黄颡口镇,东接富池口,西连氵韦源口,南倚幕阜山脉,北拥18公里长江黄金水岸线。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客商们的投资眼光。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这个人口3.8万人的小镇积极融入黄石市新港(物流)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预留新区规划空间。
近年来,黄颡口镇先后引进了砂石集并中心、金誉欣、华博重工等重点项目,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其中,砂石集并中心作为省级重点工程,是黄颡口镇贯彻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重要举措。该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6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加强了黄石市岸线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规范了港口经营秩序。
黄颡口镇华润电力70MV渔光互补项目,光伏场区共1500余亩,涉及到两个镇区(跨新港海口湖管理区)7个村,去年11月签约进场,但由于协调难度大进度一直滞后,今年在黄颡口镇党委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工投产,创造了项目落户“黄颡口加速度”。
该镇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按照“实施一批、筹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接续机制,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实现项目良性储备。党委班子成员带队奔赴上海、昆山、深圳、佛山、宁波等地开展招商、调研工作,并邀请外地客商前来参观考察,成功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落户。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黄颡口镇注重提升服务效能,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要求,为项目提供全程保姆式的跟踪服务。
“镇包保领导跟我们联系紧密,实时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华博重工项目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紧抓工业项目,黄颡口镇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黄颡口村食用菌产业发展正旺。瑞明家庭农场、宇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食用菌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瑞明家庭农场,种植的香菇、平菇、黑木耳、灵芝、羊肚菌等食用菌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柯正明夫妻的带领下,村民们建起以富硒食用菌为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年产值高达500多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花果村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旅游+”模式,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发展,促进了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如今,这个集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玩,成为了该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黄颡口镇盛产柑橘,深秋时节,村头巷尾,金色的橘子如小灯笼挂满枝头,甚是诱人。
以共同缔造“落笔”
绘就和美村居“绿色”画卷
近年来,黄颡口镇积极探索“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新模式,并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带动群众深度参与村级事务,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走进黄颡口镇,一股蓬勃的发展气息扑面而来。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缔造的实践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黄颡口镇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依托“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共同缔造的重大意义,全面领会其丰富内涵,精准把握实施路径。通过集体研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共同缔造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
该镇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推动形成了全村一条心、共同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此外,黄颡口镇探索“四三二一”工作法,即“四步、三动、二管、一评”。这一创新模式极大地带动了群众深度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形成了共商共建共治的新局面。
通过广泛开展户户到、敲门行动和湾组会、屋场会等形式,黄颡口镇让群众的声音被听见,让群众的意见被采纳。
“每周五是我们固定的人居环境整治日,大家都很积极地维护这里的环境。”凤凰村党支部副书记潘凤介绍,凤凰村有一棵千年古樟,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也见证了村子因共同缔造而发生的蜕变。
曾经,这棵古樟周围杂草丛生,村民们对此深感惋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黄颡口镇决定以古樟为核心,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在规划过程中,镇里广泛征集村民的建议和想法。最终,一个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的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施工队伍迅速行动,清理了杂草,铺设了步道,安装了座椅,还设置了儿童游乐区和健身器材。同时,为了保留古樟的历史韵味,他们在古樟周围种植了各类花卉和绿植,营造出了一个四季常青、花香四溢的美丽空间。
展望未来,征途漫漫。黄颡口镇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为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道路上,这个滨江小镇将携手群众一起,为绘就一幅更加生动、和谐、美好的图景踏歌而行。(贺介飞 谢思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