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阳新县法治文化公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18-04-28 16:42 来源:云上阳新
  • 20180428110331843

20180428110331843.png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阳新法治文化公园,为我县法治文化建设再添新亮点。该主题公园位于兴国镇城东新区,以“弘扬法治文化,建设法治阳新”为主题,巧妙打造了近20处法治文化景点,既有观赏性和趣味性,更有教育性和警示性。让人民群众在游园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学习法治文化,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法润心灵的作用。

 
  整个法治文化公园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法治文化公园将诸多法治元素融入公园建设之中,和公园其他建设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从入口标识及电子屏到最后的法治石刻,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游览路线。总体包括导视牌、情景圆雕、法治文化墙、法治谜语、法治汀步等16类法治文化元素。
 
  法治文化公园将主要的展示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板块:法治文化集中宣传板块、法治历史文化及地方文化结合板块、法治文化互动板块、辅助展示板块。
 
  法治文化集中宣传板块
  集主题标识牌为一体的电子显示屏,通过新型的多媒体展示形式展示和宣传大量的法治文化知识,解决了实物展示的局限性;在公园入口处设置了整个法治文化公园的导视图和公园的简介,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号召全县人民加入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队伍中来;在公园的中心位置各设置了一处法治文化折扇形宣传栏和法律漫画宣传栏,主要用文字加漫画的形式展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法律条文,例如:《未成年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法律,便于群众理解。
 
  法治历史文化及地方文化结合板块
  学法雕塑,通过玻璃钢雕塑展现一家人其乐融融学习法律知识的情景,意为“法治行,万事兴”;在土地庙附近打造了一处法治文化典故竹简,竹简上雕刻了《立木为信》的法治典故,告诫大家:在人治的封建社会,为官者取信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而今,诚实信用原则已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的“帝王”原则,以此保障交易秩序,弘扬商业道德,使群众在阅读故事获得趣味的同时,也能有所思考,获得警示;在公园道路的一侧做了15块以中国法治文化演变史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刻,雕刻从夏、商、周至今的法治演变关键节点,让人民群众了解历史上法治演变过程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加深对现行法律的理解;在湖边的文化观赏亭内,结合已有文化彩绘,制作了有关法治名人的挂画,采用阳新所在地法治名人,如张居正、徐有功等,引发百姓对本土法治人物的追思,对法治文化的认同;在整个游览路线接近终点处建设了名为《普法门》的大型景观雕塑,雕塑门分别融入了阳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和布贴元素,使法治文化元素与地方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法治文化互动板块
  在公园的廉政文化主题小广场上做了一个应景的法治谜语互动墙,造型上采用了传统的算盘形式,在算珠上做了法治谜语,转动算珠反面则是谜底,在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小孩子也能被吸引,参与其中;在文化亭附近的小广场处利用现有场地,制作一个法治象棋棋局,部分棋子雕刻上法治文化内容,寓意“人生如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警示人们守法的重要性;在湖边的草地处,选用了十多个鹅卵形适中河冲石,在上面雕刻一组法治漫画,孩子们趴在上面玩耍时还能学习法治文化,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提升儿童从小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辅助展示板块
  “依法治国”四字法治印章,寓意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治权威;悬挂的法治元素灯笼、领导人相关语录、法治树桩、法治木质“和”字雕刻、法治警示牌等。运用多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使公园成为一个寓教于游的重要场所。
 
  整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融中国廉政文化、传统文化、阳新非遗文化、地域法治文化、生态文化为一体,形成了阳新法治文化精华的大整合,既有利于法治文化宣传,又有利于提升阳新和全社会的文化底蕴,是阳新法治建设的成功典范。(谭华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